如今的年輕人大多更勇敢地表達自己的主見,借商品之“口”,年輕的朋友們訴說著自己的心事,看似“脆弱”的外表之下,是堅韌的內(nèi)心。當這些態(tài)度體現(xiàn)在消費偏好上,則可能轉(zhuǎn)化為市場的新機遇。
果美
日前,某電商平臺公布的“2024年度十大商品”,其中丑魚拖鞋、《黑神話:悟空》系列周邊產(chǎn)品以及政府補貼帶動熱銷的一級能效空調(diào)等商品,喚起了不少人的年度記憶。而“蕉綠”綠植、打工人立牌、無邊抱枕等商品,也讓不少年輕人會心一笑:這些奇奇怪怪的商品我也買過……一年過去,新的消費趨勢接二連三地涌現(xiàn),從一個側面證明提振消費效果卓著。
2024年被商務部確定為“消費促進年”,隨著一系列政策拉動發(fā)力,消費市場回暖之勢日益鞏固。其中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,年輕群體的消費活力獲得了進一步釋放。
拿年輕消費群體中涌現(xiàn)出的新趨勢來說,一些年輕消費者取悅自己的小商品,成了一門門新興的生意。比如所謂“蕉綠”,是一種觀賞香蕉,未成熟的香蕉逐漸由綠變黃,應了“禁止焦慮”的諧音,從而成了上班族的桌面新寵。而被稱作“谷子”的動漫、游戲周邊,則已經(jīng)長成了一個千億級的市場,國產(chǎn)IP更是一個接一個地崛起。
中國消費者協(xié)會發(fā)布的《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(2023)》指出,2024年,消費者除了追求性價比之外,情緒釋放成為影響年輕一代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,并有望打造今后一個時期新的消費熱點。
這一趨勢,在線上線下的消費場景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(xiàn)。例如“十一”假期開始在各地彌漫的“毛絨文創(chuàng)”風潮。各地文旅機構紛紛推出地方特產(chǎn)版毛絨玩具,毛絨大閘蟹、毛絨煎餅果子、毛絨麻辣燙,一些景點的工作人員還拿這些毛絨玩具進行“無實物表演”、給客人“上菜”,仿佛這些毛乎乎的玩偶真的是大閘蟹、煎餅果子、麻辣燙。略帶趣味的表演,加上毛茸茸本身的治愈感,一下子俘獲了眾多年輕消費者的心,而正是這一巧思,激發(fā)出了各地文旅經(jīng)濟的新一輪熱潮。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表達方式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態(tài)度。如今的年輕人大多更勇敢地表達自己的主見,借商品之“口”,年輕的朋友們訴說著自己的心事,看似“脆弱”的外表之下,是堅韌的內(nèi)心。當這些態(tài)度體現(xiàn)在消費偏好上,則可能轉(zhuǎn)化為市場的新機遇。如何激發(fā)出新的消費潛力,拉動新的增長曲線?在年輕一代的消費新偏好、電商平臺涌現(xiàn)出的消費新趨勢中,當能開拓出更大的創(chuàng)新空間。
責編:sorrssq